耀世娱乐

EN/PT/ES

氮素营养及吸收使用机理研究

Q1:影响土壤中氮素含量的因素有哪些?

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土壤耕作使用方法等 。


Q2:什么是土壤碱解氮?

土壤碱解氮可作为土壤供氮能力的指标 ,它包括土壤无机氮、水溶性有机氮和水解性有机氮等形式的氮素 。


Q3:植物主要吸收的氮素形态有哪些?

铵态氮、硝态氮和酰铵态氮  ,少量吸收其他低分子态的有机氮 。


Q4:常见的氮肥有哪些?

1、铵态氮肥:磷酸铵、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等;

2、 硝态氮肥: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钙等;

3、 酰胺态氮:尿素、硫酸脲、磷酸脲等;

4、 缓释氮肥:脲甲醛、脲乙醛等 。



Q5:  氮素的吸收使用机理是什么:

       大气中含有约78%的氮气 ,但植物不可直接使用 ,须将氮转化为团结态氮才华被使用 ,这个历程主要靠微生物的生物牢靠来举行 。由于土壤母质中不含有氮素 ,生物固氮现实上是土壤中有机氮与无机氮化合物最终的主要泉源 。现实上 ,土壤中总氮的90%是有机氮 ,有机态氮小部分形成氨基酸、酰胺、尿素等而被植物直接吸收(尿素也可迅速剖析为氨与二氧化碳) ,大部分则通过土壤微转化为无机氮化合物(主要是铵根离子与硝酸根离子)后被植物吸收 ,但吸收的铵根离子与硝酸根离子必需同化成有机氮化合才华被植物进一步使用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硝酸盐必需经代谢性还原才华被使用 ,硝酸盐进入细胞后 ,首先在硝酸还原酶的作下还成亚硝酸根 ,进一步在亚硝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成铵 ,然后再被同化为氨基酸 。高浓度的游离氨对植物有害 ,通过氨的同化作用可以迅速同化为氨基酸等有机物 。铵的同化在根、根瘤和叶部都可以举行 。


Q6:氮的营养功效有哪些?

1、氮是卵白质的主要因素;

2、氮是核酸的主要因素;

3、氮是叶绿素组成因素;

4、氮是多种酶组成因素;

5、氮是多种维生素和激素的组成因素 。


Q7:土壤氮素的损失方法有哪些?

土壤氮素的损失方法有反硝化作用、NO3-N的流失、NH4-N的挥发等 。


Q8:植物缺氮和氮过多的典范症状有哪些?

1、作物叶片泛起淡绿色或黄色;

2、苗期:植株生长受阻而显得矮小、消瘦 ,叶片薄而小 ,禾本科作物体现为分蘖少 ,茎秆细长;双子叶作物则体现为分枝少;

3、后期:若继续缺氮 ,禾本科作物体现为穗短小、穗粒数少 ,子粒不饱满 ,并易泛起早衰而导致产量下降;

4、大宗供应氮素导致植株柔软 ,易受机械操作和病菌侵袭 ,过多的氮素也会消耗大宗的碳水化合物 ,也会使谷类作物叶片肥大 ,

     容易倒伏而导致减产 。


网站地图